地点
诗文库
怀霍山 宋 · 蓝乔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太乙峰前是我家,满床书史足生涯。
春深带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姚良弼嘉靖惠州府志》卷一四)
霍山 宋 · 蓝乔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人间富贵尘如海,虚度春三二月花。
八表烟霞总一家,蓝乔到此作生涯(同上书卷一五)
庐江四辨 其一 庐江 唐 · 卢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凡作事必法古。
名地者必求于古。
地而不古。
失其地矣。
秦一天下。
破国为郡。
名地者唯求于禹贡与山海经。
始皇二十六年
扬州之地为九江鄣郡会稽
九江会稽出禹贡。
鄣出山海经。
按海内南经云。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
注云。
歙县东。
浙江出焉。
海内东海云。
庐江出三天子都。
入江彭泽西。
注云。
彭蠡
彭泽县西是也。
经又曰。
一名天子鄣。
江南之鄣。
由此名也。
庐江彭蠡西涯。
庐江以立名。
项羽英布九江王
尽有扬州之地。
汉高九江淮南
即封淮南王
十一年诛。
皇子长为淮南王
孝文八年长死。
徙封长子安为淮南王
赐为庐江王
勃为衡山王
应劭曰。
庐江故庐子国也。
考寻载籍。
古无庐国之名。
庐江为庐戎之地也。
按左氏传。
卢戎亦曰庐。
宣城西山中。
误以中庐之庐为庐江之庐。
后人因迷而不悟。
按汉书诸侯王年表。
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
颜注云。
庐衡二山名也。
衡即今霍山
东汉地理志。
建武十年六安国
以县属庐江郡
郡十四城。
有舒浔阳襄安
郡南有九江
东合大江
大江之南与彭泽相接。
既得浔阳
浔阳庐山
庐山庐江而名。
古矣。
庐江之地。
包江南北而有之。
景武庐山记云。
匡俗周威王时
生而神灵。
居于此山上。
世称庐君
则是因山为号。
不因为庐而名山。
西域法者曰惠远
庐山记。
不知所始。
乃曰匡俗出殷周之际。
结庐上因名曰庐。
其谬甚矣。
豫章旧志。
俗父与番阳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
汉封浔阳
武帝南巡。
明公
不因而名愈明矣。
余故曰事必法古。
名地者必求于古。
庐江自山海经所谓出三天子都者是也。
今山在彭蠡之上。
亡其所谓庐江者。
事移事古名与地改故也。
又按经云。
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东。
地理志云。
浙江黟县南率
东入海。
率则歙。
浙江是也。
率山歙州南。
连延而西曰浙岭。
浙水实出其阴。
又西走彭泽
凡三百里。
并水出山阳者。
皆西流汇于彭蠡
庐江乎哉。
是必一水也。
又按今浔阳江州大江之南。
浔阳大江之北。
名地为国者。
岂限江之南北哉。
求于古而已矣。
庐江之国。
自山海经而名者为是。
霍山(在龙川县 中唐 · 曹松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一作西土文殊曾印迹,大中皇帝旧参禅)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霍山 清 · 王锡九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作镇雄三晋,苍茫最上头。
千寻开巨嶂,一气拱神州。
雨蚀残碑古,苔荒故垒秋。
山形依旧在,霸业付东流。
霍山(住雪豆径山圆寂 南宋 · 释月涧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老倒霍山无赖吒,妙高峰顶恣抛沙。
大开死口凌霄上,又是一番重退牙。
霍山865年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
臣日休以文为命士。所至州县山川。未尝不求其风谣。以颂以文。幸上发輶轩使。得采以闻。六年。至寿之骈邑曰霍山故岳也。邑赘于阯。至之二日。离邑一舍。望乎岳。将颂之文也。及见之。则目乎戆。手乎亸。心乎耸。神乎瞀。始欲狂其文。写其状。如丹青之不差也。颂其风。文其谣。如金石之永播也。既而其精怯然搏敌。躁然械囚。纷然棼丝。恍然堕空。浩然涉溟。幽然久疹。则知才智之劣。如髦而加疾。将杖而奔者。于戏。霍山之灵哉。霍山之灵哉。将阏于神而愚之邪。抑有所达而托之邪。其辰既浃。其精忽渝。怯然而胜。躁然而适。纷然而静。恍然而安。浩然而济。幽然而愈。如壮而能决。将阵而敌者。于是狂其文。写其状。其词曰。
太始之气。有清有浊。
结浊为山。峻清为岳。
其山厥臣。其岳惟君。
惟南之镇。曰霍为尊。
岳之大。与地角壮。
与天勍势。荆豫华嵩。
青沂兖岱。如垤而秀。
如块而锐。岳之高。
千仞万仞。苍苍茫茫。
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数百里外。
为天栋梁。岳之尊。
端然御极耸然正位。
静然而听。凝然而视。
其体当中。如君之毅。
其属者如骈其拇。如枝其指。
若卑其仪。若肃其位。
岳之气。其秀如
其清若。其翠如云。
云不能丽。其色如烟。
烟不能鲜。若雨收气爽。
丹青满天。岳之灵。
其神不眹。其报如响。
若雨用淫。岳能霁之。
若岁用旱。岳能泽之。
岳之德。生之育之。
煦之和之。开蘤染卉。
萋萋迷迷。藻绘数百里。
岳之形。有云骛骛
其勃如怒。有泉烈烈。
其来如决。叱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雳。
天地俱裂。岳之异状。
其势如危。或不可支。
若不可维。或仰而呀。
有如吮空。或俯而拔。
有如攫地。其晓而东。
有如冠日。其暮而西。
有如孕月。有水而脉。
有石而骨。有洞而腹。
有堮而节。或锐而励。
或断而截。或回而驰。
或低而折。其经之怪之。
祥之诡之。千种万类。
繄不可得而详记。因神狂不能自主。
殆而寐。梦一人绛衣朱冕。
怪貌魁形。曰余祝融之相也。
霍山。余君之故治也。
尔赋之。诚形矣胜矣。
怪矣典矣。然义有不备。
帝俾余莅。夫古有五岳。
霍居其一。所以五岳相迩者。
唐虞之帝。五载一巡狩。
一载而遍。上以觐侯。
下以存民。侯有治者陟。
不治者黜。民有冤者平。
穷者济。洎唐虞以降。
皆燔柴于霍。我帝用飨其礼。
至周旦策而命我。与诸岳星列中国。
自汉之后。乃易我号。
而归于衡。故祝融迁都。
命余守霍。今圣天子越唐迈虞。
而废巡罢狩。余之封内。
有可陟可黜可平可济者。是圣天子无由知之。
尔能以文请于执事之达者。易衡之号。
以归于我。请天子复唐虞陟黜之义。
故尔之将赋。余闭遏尔怀。
而不尔文。帝曰有衡既远。
有狩必劳。惟霍之迩。
斯号可复。赋者能言。
胡不俾传。帝俾命尔。
锡尔文。尔无忘也。
臣曰。惟请神贶。
既觉而书。呜呼异哉。
文薮序866年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安徽省六安市寿县
咸通丙戌中。日休射策不上第。
退归州来别墅。编次其文。
复将贡于有司。登箧丛萃。
繁如薮泽。因名其书曰文薮焉。
比见元次山纳文编于有司。侍郎杨公浚见文编叹曰。
上第污元子耳。斯文也。
不敢希杨公之叹。希当时作者一知耳。
赋者古诗之流也。伤前王太佚。
作忧赋。虑民道难济。
河桥赋。念下情不达。
霍山赋。悯寒士道壅。
桃花赋。离骚者文之菁英者。
伤于宏奥。今也不显离骚。
作九讽。文贵穷理。
理贵原情。作十原。
大乐既亡。至音不嗣。
作补周礼九夏歌。两汉庸儒。
贱我左氏。作春秋决疑。
其馀碑铭赞颂。论议书序。
皆上剥远非。下补近失。
非空言也。较其道。
可在古人之后矣。古风诗编之文末。
俾视之粗俊于口也。亦由食鱼遇鲭。
持肉偶。皮子世录著之于后。
太史公自序之意也。凡二百篇。
为十卷。览者无诮矣。
霍山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眼底巉岩犹咫尺,脚跟今信路头赊。
擎天石献仙人掌,拜月风牵古木萝。
方丈火销丹灶冷,洞门春暖鸟声和。
欲从太乙寻飞路,坐看澄清海不波。
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一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独上崔嵬天际岩,茫茫海面望中纤。
东头桃树西,今日张颠昔日蓝(蓝桥,太乙古仙人也,张颠,某自谓也。)
乔木千寻巢老鹤,飞泉百尺落寒潭。
他时拟向寰中立,俯仰乾坤共作三。
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二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飞上循州第一岩,飘飘忘却此身纤。
心从此地堪行乐,桥在何方唤作蓝。
野地野云迷野榻,秋霄秋月落秋潭。
尊前倾倒浑无算,不必拘拘大道三。
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三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乾坤开辟此灵岩,垂露空中石掌纤。
山霁云烟千丈带,峰西苔藓一堆蓝。
月明洞口钟停杵,风捲桃花浪起潭。
太乙一中天造化,一能生二二生三。
魏夫人归大霍山 唐 · 李翔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
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
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
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乙卯春游国泰 其三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天上清风山上岩,红尘隔断绝毫纤。
春容艳冶花如锦,秋色澄鲜水似蓝。
地拥金莲峰叠叠,云迷玄洞府潭潭。
霍山太乙兼麻石,何处人间更有三。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一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谁将灵斧劈灵岩,幻出蓬莱极巧纤。
莺弄笙簧声合调,山开图尽色拖蓝。
白云匝地迷丹灶,黄蝶穿花落碧潭。
麻石霍山兼国泰,清虚光景一无三。
大狗赋 曹魏 · 贾岱宗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三
余生处大魏之祚政,遭王路之未辟,进不得补过之功,退不得御国之册,帝曰畴咨,迸在朔易,越彼西旅,大犬是获。
其头颅也,不可论以尽;
其骨法也,不可辨而释。
傞𬾻蹴跄,雄资猛相。
兀然高八九尺,形体如剪削(《初学记》作「箭镝」,从《艺文类聚》。),象貌如刻画,毛翰(《初学记》作「逾」,从《艺文类聚》。)紫艳光,双肩如白璧。
时频伸而振迅,若应龙之腾掷。
爪类刀戈,牙如交戟。
闻林兽之群争,欻断销锁而龁石。
逆风长厉,野禽是觅。
鼻嗅微香,眼裁轻迹。
眄目攀而奋怒,挥霍而振阋(《艺文类聚》作「掷」。譬若从《艺文类聚》增。)
天梁折,地柱劈。
倒曳白象,挫其腰,驳制六驳,折其脊。
拓𢱢熊罢,破其匈,𢬵抄兽头,断其脉。
爪处如剑犛(《艺文类聚》作钩桀。)
牙创似铍(《艺文类聚》作「矛」。)刺,视其未死之间,血泉涌如箭射。
于是驱麋鹿之大群,入穷谷之峻厄。
走者先死,往者被击。
前无孑遗,后无一只。
然其所折伏,敬主识人。
昼则无窥窬之客,夜则无奸淫之宾。
通听百里,夜吠狺狺。
若乃蛮夷猾夏,列士异操;
轻示亲单集,人马衔枚。
猛火先觉,音声正摧。
竦耳侧听,则恒山动;
南向啀喍,则霍山颓。
眈精直视,则会丘石嵬,虓吓奔突,则重闉开。
非吾畋猎之有益,乃可安国家卫四邻者也。
昔宋人有鹊子之誉,韩国珍其大卢;
弥明振之于巨獒,槃瓠受之于蛮都。
论百代之名狗,敢余犬之能俱?
绝四铁之猲才乔,云何之足书(《初学记》二十九。又见《艺文类聚》九十四,有删节。)
回前人贺雪启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一、《文山全集》卷七
湘水之春,天开光霁;
霍山之雪,风起缤纷。
手提五裤之温,心出六花之瑞。
幻涂鸦之玉界,赏回雁之璚田。
清忆广平公,莫形容于天巧;
白战颍水上,预赞咏于年丰。
毛敬父庐州 明 · 薛蕙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考功集卷五
北峡吞淮口,东陵控海隅
霍山分岳镇,肥水混濡须。
从事之官远,观风问俗殊。
庐江小吏,应候府中趋。
历代崇道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三
穆王昆崙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衡山恒山终南会稽山青城山天台山罗浮山崆峒山王母观。前后度道士五千馀人。
秦始皇帝并吞六国。招方士。
好长生之术。遣使往蓬莱采不死药
宫观一百馀所。度道士一千七百馀人。
汉文帝窦太后并好黄老之术。造宫观七十二所。
敕天下如不通黄老经者。不得注官。
又亲访河上公问道德之要。天下大治。
计度道士一千馀人。孝武帝奉道弥笃。
王母降于宫中。遗白银像五躯。
曰是太上老君之真形也。别营三殿而供养之。
后移像于柏梁台上。后又移于甘泉宫内。
以一殿而并列之。南向设座。
自兹始也。又度公主数人。
及度道士约五千馀人。并造观三百馀所。
嵩岳万岁观泰山登封华山集仙观终南望灵观王屋通天观。并不得令庶姓居之。
以为恒式。其万岁观因巡幸而闻山呼。
遂舍行宫而为观焉。至孝宣帝时
上党郡功曹李恽。因入抱犊山采药。
于石室内获天书四十馀卷。并玉箱玉杖。
献于河东郡太守张纯立遣使上进。
视之大惊。不觉流涕。
乃令宣示内外臣僚。时冉癸为主书中郎将
见之泣曰。此是武帝临崩时遗制令葬于梓宫之内。
何由至此。及披之卷后所有臣僚校勘姓名。
于今见有存者。乃遣使检校茂陵
即又安宛如故。乃为武帝造观二所。
一在长安城内。一在茂陵之下。
奉先也。复度道士二十人。
以奉香火也。后赤眉之乱。
茂陵为贼所发。于梓宫之中。
但见有剑一口。方欲取之。
其剑忽然哮吼腾空而去。世祖光武皇帝既平王莽
天下大定。东封礼毕。
乃为本朝十一追荐。及南阳舂陵名山大川。
长安洛阳计造观一百二十所。度道士一千八百人。
魏明帝武帝及先太后造观于五都。计一十三所。
道士一百九人。仍诏道书同御史装饰。
吴主孙权天台山桐柏观。命元居之。
富春造崇福观。以奉亲也。
建业兴国观。茅山造景阳观。
都造观三十九年。度道士八百人。
晋武帝洛阳造通天洞天灵仙灵宝四观。及诸州共二百所。
先魏末陇右临洮郡有神人。长三丈。
著白衣。垂素发。
戴金冠。现于襄武县
告县人王始曰。不久当见太平。
武帝授禅。果天下一统。
乃令于所现处造告平观。即李宗之故居也。
别度道士七人。并前后所度道士
共计四百七十二人。时吴郡临平湖岸崩。
获石鼓一枚。遣使上进。
司空张华。此物何用。
曰。但以桐木刻作鲸鱼形。
扣之必有声。闻于数里。
至惠帝时。于宫中忽夜鸣不已。
甚恶之。乃迁嵩山万岁观。
击之集众。自兹也。
魏道武帝于云中太原河朔造观计五十所。度道士六百馀人。
太武敕令天下造太平观共二百七十五所。度道士一千三百人。
受箓。改太平真君元年
仍令四方内外上书言太平真君皇帝陛下。自后嗣帝位。
并皆受箓。后周武帝长安造通元馆。
以延羽客。隋高祖文皇帝迁都于龙首原。
号大兴城。乃于都下畿内造观三十六所。
名曰元坛。度道士二千人。
炀帝迁都洛阳。复于城内及畿甸造观二十四所。
道士一千一百人。皇朝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隋末大业十三年霍山神。
称奉太上老君命告唐公。汝将来必得天下。
至武德元年晋州浮山县羊角山著素衣。
戴金冠。乘朱騣白马。
令吉善行告神尧。汝今得圣理。
可于长安城东致一安化宫而安道像。则社稷延长。
天下大定。善行辞。
见天子何以为据。太上曰。
但去。有献石龟者。
可以为信。善行乃告晋州刺史贺君孝义
义遂将善行见秦王。具告神人现事。
偫臣拜庆。遂差左亲卫帅杜昂与善行于所现处设祭。
太上又现。一如善行所言。
以鞭指昂曰。汝是何人。
昂曰。是秦王使者
太上曰。我不饮不食。
何用祭乎。所有委曲。
令人具知。昂还。
乃言神人复现。秦王大悦。
乃令昂将善行入京上奏。至京立未定。
果有印州治中张达献石龟。上有文曰。
天下安。子孙兴。
千万岁。千万叶。
遂入面奏。高祖大悦。
诏授善行为朝散大夫。赐物一百段。
乃令通事舍人宪于羊角山立庙。复改浮山县为神仙县。
羊角山龙角山。太上又现。
为善行曰。天子喜欢否。
对曰。大喜。
又曰。疑惑何事。
复对曰。为不知圣者姓名耳。
太上曰。我是无上神仙。
姓李氏号老君
即我也。我即之祖也。
史记中有传。亳州谷阳县本庙有枯桧再生为验。
我已令周公旦领神兵助国家打刘黑闼。得四月节。
即破矣。孝义又令善行入奏。
高祖乃敕善行驰驿往洛阳军所。宣敕示谕。
至时果平黑闼。四海大定。
枯桧亦重生焉。乃改庙为庆唐观。
内有明皇御制书碑。及列圣真容并在。
武德三年。诏晋阳道士王远知朝散大夫
并赐镂金冠子紫丝霞帔。以预言高祖受命之徵也。
太宗又加远知银青光禄大夫。并远知预言之故也。
羽衣人赐紫衣。自兹也。
高宗龙朔二年。诏洛州长史谯国公许力士
邙山上清宫以镇鬼。仙洞掘得古石案。
即仙人帛仲理之故基也。及功毕。
令设醮。太上又现。
百官进表称贺。大悦。
乾封初东封礼毕。
回銮亳州。亲谒太上。
谨上尊号为混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
仍改谷阳县真源县。又为太宗文德皇后东明观于京师
又敕道士宜隶宗正寺。仍立位在亲王之次。
文明元年天后欲王诸武。
太上乃现于虢州阌乡龙台乡方兴里皇天原。遣邬元崇令传言于天后云。
国家祚永而享太平。不宜有所僭也。
天后遂寝。乃舍阌乡行宫为奉仙观
后庆涌出于新丰县界。高三百尺。
上有五色云气。下有神池数顷。
中有白鹤鸾凤。四面复有麒麟狮子。
天后令置庆山县。其诸祥瑞。
具载天后实录。以表国家土德中兴之兆也。
又舍中岳奉天宫为嵩阳观。以追荐高宗大帝也。
竟传位于中宗孝和皇帝景龙元年
敕天下州郡并令置景龙观。二年改为中兴观。
三年改为龙兴观。其度人一依前代故事。
睿宗东京宅为景云观。又舍太原宅为唐隆观。
为资荐天皇天后也。明皇开元中
敕诸道并令置开元观。又制混元赞
亲书。勒之于石。
又敕五岳置真君庙。又敕上都太清宫
东都置太微宫。以太原神尧旧宅为紫微宫。
潞州潜龙故宅为启圣宫。并给衮冕绛纱帷帐交龙门戟。
一如宫阙之制。又注道德经及制序引。
天下士庶并令家藏一本。两街道众乃以幢幡伎乐自禁中迎归于太清宫
香花之盛。近古未有。
又敕置道举。一如礼部之制。
亲自策之。达者甚众。
蒲州奏。因修紫极宫
掘地获玉石。状如半月。
复有仙人杵药之像。扣之有声。
颇甚清远。令悬于太原元元庙庭。
号之为偃月磬。东都留守张琦奏。
汝州鲁山县因修仙居古观。获玉瑛。
扣之声闻数里。令悬于太清宫圣祖庙庭。
衢州为建观宇。穿地得鱼一头。
长三尺。其状似铁。
微微带紫碧之色。又如青石。
光莹雕镌。殆非人功所成也。
扣之甚响。其鱼亦不得名。
遣使来献。令宣示百僚。
亦不能辨。乃呼为瑞鱼磬。
仍命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
不得击之。由是诸观竞以木石模之。
以代集众。又诏诸官悉以宰臣及本道节度使领之。
永为常式。又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
以荐献于太清宫。贵有异于九庙也。
东封。获江淮间三脊茅。
乃令于所获之地置灵茅观。及礼毕回。
谒圣祖于亳州本宫。亲札道德经于石。
作大幢。造八角楼
覆之于虚无殿之前。又幸怀州开元观阌乡奉仙观
为王公万民所请。亦亲札二经。
以大石对峙立之。一如太清之制。
乃诏授邬元崇虢州刺史开元十七年夏四月五日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张敬忠奏。大圣祖混元皇帝应现于当管蜀州新津县兴尼寺佛殿柱上。
自然隐起木文。为太上老君圣像。
当顶上有华盖。足下前后各有云叶天花。
共一十三处。谨差判官益州功曹参军王大鐄检覆得状。
与本州刺史李忠别驾卢昉县令李韶道士僧尼一百三十人状同。方敢上奏。
至五月二十四日。敕差内侍昭隐宣取像柱入京。
于大同殿供养。又令两街宫观各赐供养七日。
却令进入大内。于今见在。
前后瑞应极多。难以具录。
二十九年正月七日陈王参军田同秀于丹凤门外忽见紫云自西北映楼。
又见混元乘白马。侍从二童子。
二童子谓同秀曰。我昔与尹喜将入流沙之日。
藏一匮灵符在桃林关尹喜旧宅。汝可请取之。
同秀具事闻奏。敕差内使李志监同秀往陕州桃林县南十二里故函谷关墟求访之。
俄有紫云白兔现于枯桑之下。便乃穿掘。
下至水际。得石函经匮。
玉版朱书细篆。闻奏大悦。
即令京师列十部乐。歌舞鼓吹。
通化门入。其文于宝舆中五色放光。
洞照天地。丹凤楼上。
身披龙衮。手执金炉。
宫嫔婇。竞于楼上散花焚香。
遥自作礼。又令乱撒金钱于楼下。
纵令士庶分取。以为欢乐。
斯须。呼之声。
震动京邑令置宝符灵昌殿。
是夜楼阁林树之上。皆有神灯。
乃于正月一日开元三十年天宝元年。改桃林县灵宝县
其后三年。见灵符有天宝千载之字。
天宝已应改元之号。遂改年为载。
乃于其地长乐亭置天宝观。御制并书灵符铭。
立于所获之处。又于大内置灵符殿。
赐同秀五品正员官。宰相请加尊号为开元天宝神武之字。
制可之。大赦天下。
其年闰四月梦混元谓曰。
我在城之西南久矣。当与汝于兴庆相见。
可速迎我。宰相李林甫牛仙客曰。
朕临御海内。向三十年。
未尝不五更而起。具朝服礼谒真容。
为苍生祈福。近因假寐见混元。
具言上事。遂差内使与道门威仪元裕于城西南寻访。
数日。忽于楼观谷间见有紫云现。
白光属天。于其下穿之。
果得玉像老君。高三尺馀以进。
其日帝在兴庆宫大同殿亲自迎谒。果符兴庆之言。
置于内殿供养。仍令所司写真容。
分送天下诸道宫观。遂大赦天下。
五载。梦见混元言。
我有灵应。寻当自至。
遂于太白山获灵符玉册。及迎到京。
置于灵符殿。亲自供养。
仍封太白山神灵应公。改获符洞为嘉祥洞。
下置真符县。乃令诸道置真符观。
仍编入史。其年十二月
华清宫其月四日
日未出时。忽见骊山顶云物积异。
须臾云散。见混元圣祖现于朝元阁上。
与内人瞻谒。良久乃隐。
诏改会昌县昭应县。其新丰县隶入昭应
又封会昌昭应封山神为元德公
改朝元阁为降圣阁。内出图本。
颁示天下。宣付史官
八载。获二十七仙玉像于宁州罗川县
敕令迎像入京。一如天宝初迎灵宝符仪注故事。
亲自制。寻改罗川县真宁县
于所获处造通圣观。制碑文立之。
于今并在。其年六月
大同殿产玉芝一茎。又造金仙玉芝二观。
复度公主二人为道士。又太白山李浑上言。
见混元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
记圣皇福寿。之符。
御史中丞王鉷入游谷。行四百馀里。
求而得之。敕以殊祥颁示中外。
乃于其地造灵符观。闰六月丙寅
太清宫。加五圣尊号。
仲尼四子像。侍立于混元之前。
又敕十道大郡置玉芝观。大赦天下。
九载。太白山人王元翼上言。
混元大帝降现。言宝仙洞中有妙宝真符
取之。敕刑部尚书张均工部尚书王倕往取。
获之。乃造真灵观。
十三载正月太清宫
又上混元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混元天皇大帝。五圣各加谥号。
加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大赦天下。
十五载。幸蜀。
混元现于汉中郡三泉县黑水之侧。亲礼谒。
遂命刻石像真容于所现之处。又于利州益昌县岭上见混元骑白卫而过。
示收禄山之兆。诏封其白卫岭
于所见之处置自然观。又于嵩山兴唐观
成都福唐观。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十八日
混元现于通化郡云龙岩。初因郡人为国祈福。
建大斋会。十八日
忽烟雾异香。氤氲不散。
至辰时渐渐开霁。神光照天。
因见混元真于山前。自地接天。
通身白衣。左手垂下。
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炳然。
众尽瞻礼。其虽高。
亦不及肘。良久乃隐。
遂具上奏。内出图本。
太上皇并叙。文繁不录。
具编史册。仍示天下。
乾元二年夜梦二青童导从至一宫阙。
谒见混元。混元衣云霞之衣。
冠九凤之冠。坐方席。
垂宝盖。凭玉几。
执白拂。左右侍卫真人玉女神仙童子五天力士
罗列极众。著绛衣秉圭。
立侍于混元之后。游涉山海。
经历甚远。一一潜记。
又见混元须发皆黑。及明。
宣下两街。访诸瑞像于务本坊光天观圣祖院。
果获黑髭老君之像。图写以进。
见大悦。一如梦中所睹。
出帝真容。令侍立于混元之后。
仍颁示于天下。供养。
代宗初。于楚州安宜县获八宝。
因改安宜县宝应县。敕于所获之处造宝应观。
改元为宝应元年。大赦天下。
德宗贞元十年。混元潜使金母累降于果州金泉山
授鍊㤅之术。付女贞谢自然
修习功成。其年十月十六日
白日上升。后三月乃归。
刺史李坚曰。天上有玉堂最高。
老君居焉。壁上皆题神仙之名。
时注脚下。云在人间。
或为帝王。或为宰辅。
神仙入谒老君。皆四拜焉。
自然言讫遂却升天。敬宗宝历二年正月
有事于南郊。朝献太清宫
御驾将至长安县主簿郑剪。
忽见老君衣白衣。容状异常。
谓剪曰。当此路有井。
可速实之。不然。
祸在不测。剪惊惶顾。
其地已微陷。遂并力实之。
因失老君所在。驾至。
具以上闻。百官称贺。
兵部侍郎韦处厚为碑。起居郎柳公权书。
于实井之侧。乃编付史官
其年十二月十八日柳公权书碑之际。
忽有劲风飒然而起。旋飙不已。
乃见混元著紫衣。金冠金履。
白莲花之上。右手执五明扇。
左手垂下。空中光明如金色。
公权与镌碑人瞻睹良久。因以物画地记形像。
及画毕。混元忽以扇指空中。
流光四散。乃腾空而去。
众皆侧身仰视。渐远渐小。
没于云中。遂以事上闻。
诏编事迹入碑之中。又敕于两京造延唐观。
文宗开成二年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阆州刺史
于州北八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见崖壁间光彩有异。
近而观之。石上自然石文。
老君真像。眉发衣章。
巾履服饰。无不周备。
傍有一人。宽衣大袖。
持炉荐香。后一人童子。
双髻高束。谨若听命。
皆非人力图绘镌刻所及。元裕每有所祷。
即紫气上浮。又有灵泉自涌。
士民请福。无不立效。
遂刻石建宇。用旌其瑞。
乃画图呈进。乞编入史。
诏从之。武宗会昌元年
敕以二月十五日大圣祖降诞之日为降圣节。仍令两京及天下。
诸州府设斋行道作乐。赐大酺三日。
军期急速。亦不在此限。
永为常式。懿宗咸通十年九月十日
徐州逆寇庞勋。领从党三千馀人来亳州太清宫
其日宫北百姓三百馀人。见老君自宫中乘空而南。
须臾黑雾遍南川中。偫贼迷路。
自相杀戮。庞勋溺水而死。
偫凶自此殄灭。汴州节度使太清宫使李蔚具事上闻。
诏曰。吾国家系承混元。
教导清净。苦县旧里。
圣祖故乡。宫宇具严。
庙貌斯设。昨者馀妖奔突。
纵火将欲焚烧。阴雾覆闭于晴空。
狂寇颠迷于道路。散逸原野。
遂至诛夷。缅惟元功。
申兹灵贶。内出青词。
又委李蔚虔申告谢。布示中外。
仍付史官十三年三月
台州刺史姚鹄奏。于天台山老君殿
于其地穿获得石函册文以进。乞付史馆
颁示四方。诏从之。
广明二年三月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奏。
晋州申。龙角山庆唐观老君殿柏树上
葛枯死重生。先是武德中混元应现后。
于二树间殿宇。逾年之后。
柏树上忽自生葛蔓。长十馀丈。
荣茂于常。其后齐王夺嫡。
此蔓枯死。旬月之后。
自其末青翠再生。齐王遂败至中宗复位。
安史叛逆。朱泚谋乱。
皆忽枯落。久而复生。
广明元年黄巢犯阙。
其年秋葛蔓枯死。二年冬枝叶重茂。
又于傍树上别生一枝。旬日之中。
长五十馀尺。相对繁茂。
有异于常。奏诏褒美。
编付史官。其后祥异。
皆有诏敕。盖美乎葛藟庆其神谋。
瓜瓞昭其远祚。混元流贶。
奕叶无穷者也。皇帝驻跸西蜀
中和二年八月九日进到。令宣示内外。
三年三月十一日亳州刺史潘稠道士马含章孙栖梧等奏。
太清宫乾宁四年。已累有逆寇侵犯真源。
少或逾千。多或逾万。
皆窥伺是宫。欲为焚劫。
或来攻城邑。或旁犯县城。
老君皆密垂神化。忽起浓云。
或驱以阴风。或击以雷雹。
率皆颠沛。寻至败亡。
灵贶益彰。神功罔测。
寻诏升真源县为畿县。仍内出青词。
修崇告谢。即稽首东拜。
八月十二日。敕亳州太清宫是混元降圣之里。
名高道祖。福荫皇基。
九宫之瑞井涵空。一鹿之仙踪在树。
累代之祯祥可纪。近年之感应尤彰。
所宜严盛于福庭。安可荒凉于静宇。
潘稠能施善政。久乐真风。
广出俸钱。备修宫观
垣墉栋桷。无不精新。
像设丹青。弥加焕丽。
观图考事。深可慰嘉。
其住官威仪道士吴重元可赐紫。仍号凝元先生
道士马含章孙栖梧并赐紫潘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
馀并如故。其年八月二十九日夜
房宗室李特道士李无为。于成都府青羊肆元中观混元降生旧地。
设醮祈真。忽见虹光如弹丸许。
渐渐明大。出于殿基东南竹林中
跳踯入西南梅树下没。于没处穿地三尺已来。
得宝塼一口。长一尺一寸五分。
阔七寸四分。一边厚一寸三分。
并有花文。一边厚一寸八分。
重一十二觔。有古篆六字。
各方二寸。深三分。
镌刻莹洁。迨非人工。
文曰太上平中灾。九月一日
西川节度使侍中陈敬瑄奏曰。皇帝陛下稽古顺天
膺图抚运。凝怀至道。
属想大同。是用省方。
以明罪己。深仁旁达于下土。
至德升闻于上元。符谶允臻。
祯祥间出。降太上匡时之命。
清中寇孽之灾。乃示明文。
爰形古篆。足表妖氛即殄。
圣祚无疆。克知收复之期。
便是清宁之日。至十二日
令宣示百官。中书侍郎平章事韦昭度户部侍郎平章事萧遘门下侍郎平章事郑畋御史中丞张渎宗正卿曹王龟年表贺曰。
伏以萑蒲啸聚。车马省方。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陛下降成汤罪已之诏。徵王者有征之师。
顾彼凶妖。即当殄灭。
清平既彰于嘉兆。幽赞爰睹其秘文。
赤雀衔书。贶岂同于太上。
元龟负卦。庆难比于平灾。
况因宗室斋醮之辰。仍有祥光跳踯之瑞。
其为感现。可谓丁宁。
枢密使李顺融十二卫都指挥使田令孜表贺曰。今者又有维城。
来于仙观。至诚才发。
嘉兆俄呈。现此时在地之赤光。
是昔日度关之紫㤅。及穿积土。
果获古文。验逸劳于龙蛇。
即知平于枭獍。于冲邃理。
颇甚昭明。既太上令与平灾。
中和永昌厥祚。所现全因圣祖。
掘得又自皇枝。捧此灵踪。
可明天意。且混元圣祖。
每逢多难。皆有殊祥。
唯彼明徵。备书正史
昔于丹凤门上。告田同秀以天宝复国之期。
今又青羊肆中。示李特以陛下还宫之庆。
莫不天下幸甚。乞付史馆
俞之十五日
李特太子校书。李无为赐紫
仍各赐缣帛三百疋。二十一日又诏曰。
太上元元大帝与弟子文始先生讲真经于楼观之台。约后会于青羊之肆。
便乘云驾。俱入流沙。
仙记传闻。地图标载。
周昭至于此日。历数约二千馀年。
景像寂寥。基踪牢落。
今因巡幸。灵贶昭彰。
殊光跳跃于庭前。灵篆申明于树下。
塼合古色。字验休祯。
中和之灾害欲平。厚地之祯符乃现。
足表元穹降祐。圣祖垂祥。
将歼大盗之兵戈。永耀中兴之事业。
须传简册。兼示寰区。
已付史官。备令编录。
仍模勒文字。告示诸道及军前。
其观可改号为青羊宫。仍置殿堂屋宇。
侧近属观田地。约有两顷。
近来散属黎氓。多植葱
清虚之地。难使薰蒸。
已赐钱二百贯。便令收赎。
仍给公验。永归靖庐。
宗子已除官。道士李无为己赐紫
所宜升奖。用庆灵。
敬瑄位冠公台。风行郡国。
效节于延洪之代。修心于道德之乡。
遂令境内消兵。地中呈宝。
其为休美。倍可嘉称。
至十月七日。敕高品郭遵泰监造青羊宫土木之工。
并用内库宣赐。自获灵瑞之后。
至是月癸丑。近蜀郡寇。
相次擒戮。旬月之内。
遂至清平。驾至青羊宫
颁赐有差。李特赐绯
龙州录事参军。又下诏曰。
太上垂祥。青羊应现。
礼宜崇饰。用答殊休。
道州府紫极宫。宜委长吏如法修饰。
仍选有科仪道士祭醮。是月乙卯奏。
收复京城。有以见大道垂休。
圣祖祐。洪图延永。
唐祚无疆者也。又敕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乐朋龟撰碑立之。
伏乞颁示天下。以表皇家承神仙之苗裔。
感太上之灵贶。实万代之无穷也。
臣今校会从国初已来所造宫观。约一千九百馀所。
道士计一万五千馀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
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
帝王之盛业。自古至于我朝。
莫得而述也。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宏教大师赐紫道士杜光庭上进。谨记。
广黄帝本行记 唐 · 王瓘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八
黄帝以天下既理。
物用具备。
乃寻真访隐。
问道求仙。
冀获长生久视。
所谓先理代而登仙者也。
时有宁封子陶正
有神人过。
为其掌火。
能出入五色烟。
久则以教封子
封子积火自烧。
随烟气上下。
一旦飞去。
往流沙。
食飞鱼。
暂死二百年更生。
黄帝师其道。
封子游于沙。
使风后负书。
常伯剑。
旦往洹沙。
夕归蒲晋。
行万里而一息。
洹流如沙尘。
足践则陷。
其深不测。
大风吹沙如雾。
雾中多神龙鱼鳖。
皆能飞翔。
有石蓝青色。
坚而甚轻。
从风靡靡。
覆于流沙之上。
一茎百叶。
千年一花。
宁封子游海诗曰。
青蓝灼烁千载舒。
百龄暂死食飞鱼。
务光子。
身长八尺七寸。
神仙者也。
赤将子舆者。
不食五谷。
啖百草花长年。
容成公
善补导之术。
守生养气。
谷神不死。
能使白发复黑。
齿落复生。
帝慕其道。
乃造五城十二楼
以俟神人。
即访道游华山首山
东之泰山
时致怪物。
而与神会通。
接神人于蓬莱。
迥乃接万灵于明庭京兆伸山寒门甘泉谷口
黄帝于是祭天圜丘
将求至道。
即师事九元子
地皇元年正月上寅日。
斋于首山
复周游以访其道。
将见大隗具茨之山。
方明为御。
昌寓骖乘。
张若謵㢋前导。
阍滑稽后从。
襄城之野。
七圣皆迷。
遇牧马童子。
问途焉。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
黄帝曰。
异哉小童。
非独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乎。
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
亦若是而已矣。
又奚事焉。
余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
余适有瞀病。
有长者教余曰。
尔乘日之车。
而游于襄城之野。
今余病少痊。
余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者。
亦若此而已矣。
又奚事焉。
帝曰。
夫为天下。
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
亦奚以异乎牧马哉。
亦去其害马而已。
帝再拜稽首。
天师而退。
帝曾省天皇真一之经。
而不解三一真气之要。
是以周流四方。
求其释解。
乃至圜丘之上。
其国有不死之树。
食其实与叶。
人皆不死。
丹峦之泉。
饮之长生。
有巨蛇害人。
帝以雄黄逐之。
留一时而返。
帝令三子习服之。
皆寿三百岁。
东到青邱。
见紫府先生
登于风山。
受三皇内文天文大字。
以敕召万神。
役使偫灵。
南到五芝元涧。
登元陇荫建木观。
百灵所登降。
采若乾之
饮丹峦之水。
西见中黄子
受九茹之方位。
北到鸿堤。
具茨
大隗黄盖童子。
受神仙图十二卷。
稽山
陟黄屋。
开石函。
发玉笈。
得金鼎九丹之经。
复授九转之诀于元女。
南至江。
登熊湘。
天台
受金液神丹之方。
广成子有道。
在空同山。
见之曰。
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
以佐五谷。
以养人民。
吾又欲官阴阳。
以遂偫生。
为之柰何。
广成子曰。
汝欲问者。
物之质也。
汝欲官者。
物之残也。
自汝理天下。
云气不待族而雨。
草木不待黄而落。
日月之光。
益以荒矣。
汝佞人之心剪剪者。
奚足以语至道哉。
黄帝退。
捐天下。
筑特室。
白茅
閒居三月
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
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
再拜稽首而问曰。
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治身。
柰何可以长久。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
善哉问乎。
吾语汝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无摇汝精。
乃可长生。
目无所见。
耳无所闻。
心无所知。
神将守形。
乃可长生。
慎汝内。
闭汝外。
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
至彼至阳之原也。
我为汝入于杳冥之门矣。
至彼至阴之原也。
天地有官。
阴阳有藏。
慎守汝身。
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
以处其和。
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
吾形未尝衰也。
黄帝再拜稽首曰。
广成子之谓天矣。
广成子又曰。
彼其物无穷。
而人皆以为终。
彼其物无测。
而人皆以为极。
得我道者
上为皇而下为王。
失吾道者
上见光而下为土。
今夫百昌。
皆生于土。
而反于土。
故将与汝入无穷之门。
以游无极之野。
我与日月参光。
与天地为常。
当我缗乎。
远我昏乎。
人其尽死。
而我独存乎。
黄帝得道之要。
复周游四海。
车辙马迹。
丹井遗书。
往往而有。
越元阙。
见中黄丈人。
云台
青城天国之都。
宁先生
受龙蹻之经。
筑坛于山上。
宁先生五岳丈人
使岳神一月再朝。
岳神洒六时之泉。
以代晷漏。
帝问先生真一之道。
先生曰。
吾得道。
始仙耳。
非是三皇天真之官。
实不解此真一之文。
近皇人为扶桑君所使。
峨嵋山仙官。
今犹未去。
可往问之。
帝乃到峨嵋之山。
清斋三月
得与皇人相见。
皇人者。
不知何世人也。
身长九尺。
元毛被体。
长皆尺馀。
发才长数寸。
其居乃在北山绝岩之下。
中以苍玉为屋。
黄金为床。
然千和之香。
侍者皆众仙玉女。
座宾三人。
皆称太清仙王。
方见皇人。
饮以丹华之英。
漱以玉井之浆。
黄帝匍匐既至。
再拜稽首而立。
请问长生之道。
皇人曰。
子既官四海。
复欲不死。
不亦贪乎。
帝曰。
万兆无主。
则相陵暴。
今为制法。
足以传后。
私心好道。
远涉四海。
幸遇道君。
愿垂哀告。
窃见真人食精之经。
徒省其文而弗综其意。
挹其辞而不释其事。
乞得教诲。
皇人大惊。
良久乃答曰。
汝安得闻见。
此乃金箓之首篇。
上天之灵符。
太上之宝文矣。
白日升天
飞步虚空。
身生水火。
变化无常。
此天仙之真。
惟有龙胎金液。
九转之丹。
守形绝粒。
辟除万邪。
役使鬼神。
长生久视。
乃血脉流宣。
肠化为筋。
百灾不能伤。
延期至亿千。
则惟有真一。
食五牙之文。
此二事。
但使南斗君领录。
参于太常楗籥。
自非仙人。
四千年一出。
约皆不得背科而妄泄也。
西王母秘此书于五城之内。
其外卫备有仙楼十二。
藏以紫玉之匮。
刻以黄金之札。
封以丹芝光华。
印以太上中章。
其无仙籍者。
不得闻知也。
子未可听天音于地耳矣。
便可去也。
帝答曰。
昔已受神丹于元女。
惟未受五牙食真之经。
今运会得见道君。
既不以授生道。
是臣相命不得度世耳。
因叩头流血。
唯乞悯济。
太清三仙王复悯助之曰。
此子先世有功德及鸟兽。
故芳气之流。
光于帝位。
何为隐其真牙之经乎。
可教而成之也。
皇人命帝坐而告之曰。
汝向所道之经。
上天之气。
归于一身。
一身分明。
了可长存耳。
夫人有生之最灵也。
不能自守其神而却众恶。
若知之者。
不求佑于天。
止于其身则足矣。
且一身犹一国也。
胸腹之位犹宫室也。
四肢之列犹郊境也。
骨节之分犹百官也。
神犹君也。
血犹臣也。
气犹民也。
故知理身则知理国。
爱其民所以安其国。
吝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散则国亡。
气竭则身死。
亡者不可存。
死者不可生。
所以至人消未起之患。
理未病之疾。
坚守之于无事之前。
不追之于既逝之后。
民难养而易散。
气难保而易失。
审威德所以固其理。
割嗜欲所以其真。
然后真一存焉。
三一守焉。
泥丸绛宫丹田。
三一之宅也。
子勤守之。
万毒不伤。
华池
食五牙。
便为真仙矣。
吾受此经于九天真王
今以相付。
存之于口。
名曰朱鸟之丹。
取之于身。
名曰真一。
勤乎秘哉。
大有旨曰。
五谷为刳命之凿。
五牙为长生之根也。
帝受道毕。
东过庐山
署九天使者。
秩次青城丈人
御史
主总仙官之籍。
为五岳之监司也。
帝又封灊山君为九天司命
主生死之录。
复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
南岳孤峙无辅。
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
霍山为南岳储君
灊山南岳之副。
以贰其政。
以辅佐之。
乃写九州山川百物之形。
又作五岳之图。
用传于世。
帝鍊石于缙云
缙云之瑞。
缙云之堂。
丹邱存焉。
帝藏兵法胜负之图六甲阴阳之书于苗
帝又合符瑞于釜山。
奉事太乙元君
受易形变化。
藏于空同之岩。
帝考推步之术于泰山力牧
著体诊之诀于岐伯雷公。
讲气候于风后。
穷律度于容成
救残伤缀金冶之事。
毕该秘要。
穷究道真。
传阴符。
则内合天机。
外合人事。
理天下。
南洎交阯
北至幽陵。
西极流沙。
东界蟠桃
帝曰。
吾闻在宥天下。
不闻理于天下。
我劳天下久矣。
息驾元圃。
以反余真也。
修封禅礼毕。
乃采首山之铜。
铸鼎象物。
鼎成。
以象太一于雍州
其鼎知吉知凶。
知存知亡。
能轻能重。
能息能行。
不灼而沸。
不汲而盈。
自生五味。
真神鼎也。
遂鍊九鼎之丹。
服之以丹法。
传于元子
重盟而付之。
丹经藏于九疑之东委羽之
承以文玉
覆以磐石。
金简玉字刻其文。
帝又以灵宝五符真文金简书之。
一通藏于钟山
一通藏宛委之
帝所铸剑镜鼎器。
皆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
或有秘谶之词焉。
时薰风至。
神人集。
厌代之志。
留冠佩剑舄于鼎湖极峻处昆台
立馆于其下。
马师皇者。
善医马。
通神明。
忽有龙下于庭。
张口闭目。
师皇视之。
此龙有病。
乃引针以针龙口中。
以牛乳煎甘草灌之。
龙病即愈。
师皇乘龙而去。
黄帝闻之。
自择以戊午日升天。
果有黄龙垂胡髯迎帝。
帝乘龙登天。
无为子及臣僚升天者七十二人。
其小臣不得上者。
攀断龙髯。
及堕帝弓。
小臣抱弓而号。
因曰乌号弓。
万姓仰天而呼。
因名其地为皇天原。
亦名鼎湖
其后有臣左彻
削木为黄帝像。
率诸侯而朝奉之。
臣僚追慕。
取几杖立庙而祭之。
取衣冠置墓而守之。
于是有乔山之冢。
黄帝曾游处。
皆有祠焉。
五百年后。
乔山墓崩。
空室。
惟剑与赤舄在。
一旦亦失去。
黄帝居代总二百一十年。
在位一百年。
升天为太乙君。
又为轩辕之星。
备黄龙之体。
在南宫之中。
后代享之。
列为五帝。
居中配天。
黄帝土德。
中央之位。
兼总四方也。
以镇星为子。
上配五老。
下配五帝。
黄帝之子昌意
弱水
昌意之弟少昊
帝妃女节所生也。
帝之女溺于东海
化为鸟。
名曰精卫。
常衔西山木石。
以堙东海焉。
少昊名挚
字青阳
即帝位。
号金天氏
黄帝之子也。
颛顼高阳氏
黄帝之孙也。
有圣德。
在位七十八年。
九十八岁。
母蜀氏。
商邱濮阳
禺强。
黄帝之允。
颛顼之子。
颛顼俱得道。
颛顼为元冥。
禺强为北方水神。
帝喾高辛氏
黄帝之孙。
帝生而神灵。
自言其名。
偃师
在位七十年。
一百五岁。
帝尧陶唐氏
黄帝元孙。
姓伊祁
名放勋
兴于定陶
唐侯为帝。
都于平阳
在位九十八年。
年一百八十八岁。
帝舜有虞氏
姓姚名重华
黄帝八代孙。
蒲坂
年百岁得道。
登遐于九疑
夏禹号夏后氏
黄帝元孙。
姓姒名文命
殷汤。
黄帝十七代孙。
黄帝子孙。
各得姓于事
帝吹律定姓者十二。
少昊有子姓曼。
颛顼姓姬
姓伊祁
姓姚
姓姒
姓子
又张邓轩路黄寇朱郦白薛虔资伊祁申屠黄公托跋。
黄帝有子各封一国
总三十三氏。
黄帝之后。
子孙相承。
凡一千二百五十年。
黄帝己酉岁
至今大唐广明二年辛丑岁
计三千四百七十二年矣。